办公室贴砖有几种工艺?
01 基层处理
不管是墙面还是地面的基层,在铺贴瓷砖之前都需要处理好细节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将基层的油污浮灰清洗干净之后,进行人工或机器拉毛处理,才能让瓷砖和墙地面紧密结合。
铺贴之前基层平整度和阴阳角垂直度不达标,或墙面大面积空鼓的,要整改之后再铺贴瓷砖。
02 瓷砖浸水
水泥砂浆能将瓷砖紧密结合在基层上,主要是因为水泥和水组合的稳定性,水的作用尤为重要。若水泥砂浆缺水的话,贴好的砖极易产生空鼓,严重的会导致砖与基层脱离。
大多数瓷砖的吸水率都很强,为避免瓷砖将水泥砂浆里的水分吸收掉,一般要将瓷砖先进行浸水处理(两个小时以上的浸泡时间)。
瓷砖浸水标准做法:
瓷砖完全没入水中,注意一定是全部浸在水里面,用水管浇水或未全部浸水的做法都是不达标的偷懒行为。
存在两种不用浸水的情况「吸水率低于1%的砖」不用浸水,采用「薄贴工艺」的釉面砖不用浸水。
03 地砖铺贴工艺
地砖铺贴一般分为干铺和湿铺两种工艺。
干铺法
把基层浇水湿润后,除去浮沙、杂物。使用一比三的干性水泥沙浆,按照水平线探铺平整,把砖放在沙浆上用胶皮锤振实,取下地面砖浇抹水泥浆,再把地面砖放实振平即可。
优点是有效避免了地面砖在铺装过程中造成的气泡、空鼓等现象,缺点是技术含量较高、费工,综合成本较高,且不适用于墙砖。
湿铺法
把基层浇水湿润后,除去浮沙、杂物。直接拿湿水泥抹在瓷砖后面,然后直接铺在地面上。
优点在于施工方式简易,价格实惠,缺点是容易造成空鼓和起泡现象,可能影响到地砖的使用寿命。
04 墙砖铺贴工艺
一般来说,装修作业的工序都是先顶后墙、先墙后地,墙面砖铺贴要优先进行。
原因有两个:先铺地砖要等待干透时间会拖延工期;先铺地砖后期贴墙砖的时候会有杂物掉落容易对地砖或地漏造成二次损伤。
两种常见墙砖铺贴方式:
传统水泥砂浆
使用水泥砂浆作为粘结材料的工艺,与薄贴法相比少了对墙面的找平工序,做完墙面拉毛直接铺贴。
薄贴法工艺
薄贴法是使用瓷砖粘结剂(瓷砖胶)作为主要粘结材料的铺贴方式。
这种工艺对墙面基层的平整度、垂直度要求高,铺贴前要做找平处理。
相较于传统水泥砂浆,薄贴法粘贴更牢固,不易脱落。但由于薄贴法对基层平整度要求极高,大多数房屋采用薄贴法前,都需要单独找平,最终导致薄贴法也不薄。而且由于薄贴工艺的不普及,导致虽然施工简单,工价却比传统方法更贵,最终费用投入偏高。